字词 | 经院哲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经院哲学 西欧中世纪主要哲学思想的总称,因其在天主教会的学院(经院)中讲授而得名,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前身是教父哲学。形成于8至10世纪,11世纪得到广泛发展,13世纪传播最盛。它早期受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响,其后又利用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理性应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的教条,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 主要代表为托马斯·阿奎那。经院哲学从神学教条出发,脱离实际,其论证方法极为烦琐,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如提出“天使要不要睡觉”,“一根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类的问题,故也称“烦琐哲学”。随著哲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欧洲早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们又以“新托马斯主义”(又称“新经院哲学”)的名称恢复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企图调和宗教和科学的矛盾,鼓吹阶级调和,其目的是为帝国主义的政策寻找“理论根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