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纳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纳赀 汉代出钱买官的办法。 秦始皇时,可以纳粟卖爵,但非常制。西汉文帝、景帝时,纳赀为官已较常见。 武帝时,因连年战争,财政困难,乃令吏民得纳钱、谷补官。 由此入仕者,只能署吏职,或为郎,不能超过六百石,故不受时人重视。 东汉桓帝时,公开计金卖官。灵帝甚至开西邸卖官,自公、卿、关内侯、虎贲、羽林至郡县佐贰,皆有定价,政治极为腐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