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綫 亦作“[红线]” {唐}{白居易}《红绣毯》诗:“染爲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妁。《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爲贤契作红綫来了。”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 {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红线}也辞去,不知所终。见{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清}{赵翼}《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红线}手﹐倦飞或坠{緑珠}楼。”{明}{陆采}《明珠记·写诏》:“{红线}至{魏博}而偷盒﹐止却反谋。” {秦牧}《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著的一道红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