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紫青藤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紫青藤根 【名称出处】:《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概况】: 异名 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基源 为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 原植物 牯岭勾儿茶Berchemia kulingensis Schneid. 形态 常绿藤状或攀援状灌木,长3~5m,小枝平展,无毛,黄绿色,后变淡褐色。叶互生,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2~6.5cm,宽1.5~3.5cm,顶端钝圆或锐尖,有小尖头,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下面干时灰绿色,羽状叶脉,侧脉7~9对,叶脉在两面均隆起;叶柄长6~10mm,无毛,托叶披针形,基部合生,长约3mm。疏散的聚伞状总状花序,或稀为窄聚伞状圆锥花序,著生于侧枝的顶端,长3~5cm,无毛,花绿色,花萼5裂,裂片卵形,具细缘毛,花瓣卵形,较长,花柱粗短,2裂,花盘厚,肉质,齿轮状,具10不等裂。核果长圆柱形,长7~9mm,直径3.5~4mm,红色,成熟时黑紫色,宿存花盘盘状;果梗长2~4mm,无毛。花期6~7月,果期于第二年4~6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48卷.第1分册.114页.图版29.图1~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2150m的山坡、山谷灌丛、疏林中或路边林缘。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生药】: 采集 全年可挖根。 【药性】: 性味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微涩,温。” 功效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 主治 ❶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关节酸痛,小儿疳积,妇女经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4g。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治小儿疳积:紫青藤根、白马骨根各等量。水煎,加红枣,冰糖炖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