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山
在广西浔州府桂平县北60华里,为大瑶山南支,西接武宣、象州,西南抵大藤峡,南面出风门坳与金田村平畴相接,东与平南县属鹏化山区毗连。 全境纵横270平方公里,层峦叠嶂,山回水复,间有梯田村落在其间。贫苦壮、瑶、汉族民户三数百家,以烧炭、耕山、种蓝靛等谋生,山之前以风门坳为门户,山之后以双髻山、猪仔峡为屏障,易守难攻,颇具军事形胜,故成为太平天囯起义策源地。 1845年春,冯云山从金田村入紫荆山宣传拜上帝教,设馆于高坑冲张家。 次年,转到黄泥冲曾玉珍家,继续课童和传教。 三年间,冯云山踏遍紫水荆山,发展会众教徒2000余人,形成太平天囯起义的基本骨干。其中如东旺冲的杨秀清、下古棚村的萧朝贵成为开创“天朝”的东王、西王。 1851年7月,太平军自象州中坪撤离南下,经武宣东乡返回紫荆山、金田地区,即凭靠紫荆山后路天堑,重创向荣追击之兵。洪秀全设总部于山中茶地村,从容指挥全局,后撤向金田,转移而上永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