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索洛余值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索洛余值法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M·索洛提出的,用于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法。

该方法的生产函数为:

Q=F(K,L,t) (1)

其中Q为产出,K、L和t分别是资本、劳动和时间。如果技术进步为中性,即技术进步不改变资本—劳动比率,则(1)式可分解为两部分,其中A(t)仅依赖于技术进步;f(K,L)仅依赖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

Q=A(t)f(K,L) (2)

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Q和K可用Q/L=q(劳动生产率)和K/L=k(资本装备率)来取代,并对时间求导,把式(2)转换成加法形式。

由于人均产出、人均小时资本和资本份额的时间序列是已知的,从而可以经验地估计技术进步因素A。

索洛将这一理论框架用于1909~1949年的美国经济,计算结果表明,总增长的大约1/8归因于人均每小时资本的增加,剩下的7/8归因于技术进步。

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扣除了资本和劳动投入增加的影响后剩下的,所以,因素A被称作余值,该方法也称为余值法。它从理论和经验上证明,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源泉。

当然,索洛余值法中关于技术中性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不完全现实的,并发展了一些其他的计算经济增长因素的方法。参见“丹尼森余值法”条。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