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精神生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精神生产 马克思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它不仅指出精神领域对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的发展终归所具有的一般依赖关系,而且还指出文化创作的内在辩证法,创造与继承的相互关系。 语言记载下来的刊载于资料中的文化创作,应该由一代代新人去更新,应该列入他们的活动之中。人们在对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更新和加以重新评价的同时,也就获得亲自进行创造的能力。他们不仅会产生某种思想、观念,而且还会复现这些思想、观念,因而对它们的命运和意义负有责任。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精神生产表现了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带有阶级性。 精神生产可分为两种形式:职能确定的形式和综合继承的形式。在第一种形式中,个人只是起著某种职能的代表者的作用,个人的文化活动领域,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现成的、预先确定的前提的歪曲和缩小。在第二种形式中,个人被当作“普遍的生产力”加以发展,进行马克思所说的“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Ⅰ册第296页)。正是这种综合继承的形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也仍然会占优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