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油
【概况】: 异名 粥油(《重庆堂随笔》)。 基源 为禾本科稻属植物稻的颖果,加工成米后在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 原植物 稻Oryza sativa L. 历史 始载于《纲目拾遗》曰:“此乃滚粥锅内煎起沫酽,滑始膏油者是也。其力能实,毛窍,最肥人,用大锅能煮五升米以上者,其油良”。 余项参见“再生稻”条。 。【药性】: 性味 《纲目拾遗》:“甘,平。” 功效 滋阴,填精,利尿通淋。 主治 精清不孕。 ❶ 《纲目拾遗》:“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利小便通淋。” ❷ 《随息居饮食谱》:“补液填精,有裨羸老。” 用法用量 内服。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紫林单方》:“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者,加炼过食盐少许,空腹服下,其精自浓。” 【医药家论述】: 赵学敏《纲目拾遗》:“米油,力能实毛窍,最肥人,越医全丹若云,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功,胜于熟地也。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若近人以熟粥绞汁为米油,未免力薄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