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算盘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算盘子 【概况】: 异名 野南瓜、柿子椒(《植物名实图考》),算盘珠、八瓣桔(《福建民间草药》),地金瓜(《广西中兽医药》),血木瓜(《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百家桔(《中国土农药志》),山金瓜、山油柑(《闽南民间草药》)。 基源 为大戟科算盘子属植物算盘子的果实。 原植物 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L.)Hutch.(G.obscurum Bl.;G.sinicum Hook.et Arn.)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载:“野南瓜、一名算盘子,一名柿子椒。抚、建、赣南、长沙山坡皆有之。高尺余,叶下……微厚硬,茎下四出小黄花,结实如南瓜,形小于凫茈,秋后进裂,子缀壳上如丹珠。 工人取茎及根治痢疾。”从名称、产地、植物形态特征等看,所述即为本种。 形态 灌木,高1~2m。小枝灰褐色,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单叶互生,在小枝上排列成2列,形似对生,叶具极短柄或近无柄;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有时为倒卵状长圆形,先端稍狭,略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长3~5cm,宽约2cm,表面除中脉外无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2~5簇生于叶腋;萼片6,呈2轮排列;雄花无退化子房,雄蕊3;雌花子房通常3室,每室具2胚珠,花柱合生。蒴果扁球形,直径10~15mm。有显著的纵沟槽,被短柔毛。 花期6~9月,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85页.图2899)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缘、灌丛或路旁草地。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 干种子含油约20%;全株含酚类、氨基酸、糖类。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4 【药性】: 性味 《四川中药志》:“味苦,性凉。有小毒。” 主治 疟疾,疝气,淋浊,腰痛。 ❶ 《分类草药性》:“治牙痛,淋浊,膀胱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咽喉痛:算盘子15g,水煎服。” ” 。【医药家论述】: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野南瓜一名算盘子,……取茎及根治痢证,煎水和白糖服之,亦能利湿、破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