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或情况仅限于某一范围。 义即“只”、“只有”、“只是”。 ❶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小畜集·黄州新建小竹楼记》)❷ 第非常之事,非可与常人谋也。(《陈亮集·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句义:只有非同寻常的事情,不可以跟一般人商量。 ❸ 第愿公不至如此!(《辽史·萧翰传》) 二、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施行时不受限制和不必顾忌。也作“弟”。 义即“尽管”、“只管”。 ❶ 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史记·张丞相列传》)——召若:召回你。 ❷ 勿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应谐录·盲苦》)——怖:害怕。即实地:下面就是实地了。 三、表示暂时。义即“暂且”、“姑且”。 ❶ 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句义:长卿暂时去临邛,向兄弟们借钱还是可以过活的,何必自己如此受苦!❷ 相与第如滇池。 (《文选·左思:蜀都赋》)——相与:一起,一同。如:至,去。 连词 用于转折复句的后一分句之首,表示轻微转折。 义即“只是”、“可是”。 ❶ 海子大可千亩……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可耕艺,以其土不贮水。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海子:草甸子。 可:约。 耕艺:耕种。以:因为。 ❷ 生心实爱好,第虑父嗔,因直以情告。(《聊斋志异·白秋练》)——句义:青年心中实在喜欢她,只是担心父亲嗔怪,于是把实情照直说了。嗔(chēn):生气,怪罪。 ❸ 心中作恶,第未敢。 (《聊斋志异·窦氏》)——作恶:怀疑,疑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