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石
已灭绝的海生群体动物。 化石保存于岩石层面上,很像用笔书写的痕迹,故名“笔石”(graptoliites)。希腊文graphein即书写,而lithos即石头。笔石的研究始于1727年,迄今已有200余年的研究历史,但因无现生代表,其分类位置长期争论不定,现多主张列为半索动物门的一个纲。笔石动物分泌的群体骨骼称为“笔石体”。 其大小不一,大的长达70厘米或更长,小的长仅数毫米。笔石体由胎管和1个或多个笔石枝组成。 笔石纲现分为8个目,其中以树形笔石目及正笔石目延续时间长、数量多、分布广、最为重要。常见化石多属于这两个目,一般所讲的笔石也都是指这两类而言,其余各目分布局限,材料稀少。 除一小部分树形笔石和正笔石营浮游或假浮游生活外,其余的笔石均为固著生活。笔石始见于中寒武世(约5.2亿年前),繁盛于奥陶纪和志留纪,灭绝于早石炭世(约3.3亿年前)。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世界各大洲。在页岩、灰岩、砂岩中均可寻到其遗体化石。 中国笔石化石非常丰富,分布极广。笔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