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汤
【方源】: 《本事》卷四引《孙兆方》。 【异名】: 葛根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 干葛三两 甘草三分(炙) 半夏三分(姜汁半盏、浆水一升煮耗半)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加生姜三片,竹茹一弹子大,大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主治】: 胃热呕吐,饮酒过多而呕。 ❶ 《本事》:胃热呕吐。 ❷ 《普济方》引《济生》: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 ❸ 《医方考》:伤寒正汗后,余热留于阳明、少阳,必令作呕。 ❹ 《医学六要》:因饮酒过度而呕。 【方论选录】: ❶ 《医方考》:阳明,胃也;少阳,胆也。有辨焉,口渴者热在胃,口苦者热在胆也;兼而有之,则二经均有留热矣。是方也,干葛清胃,竹茹清胆,半夏破逆,甘草调阳。 ❷ 《本事方释义》:干葛气味辛微温,能解酒毒,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竹茹气味甘寒,入足阳明;姜、枣以和荣卫。胃热呕吐不止,亦必因胃中酒气蕴热,故以微辛温之药令其入胃,引入甘寒之品,则酒热稍解,气得下降,胃气安而病自己也。<临症举例>=胃热呕吐《本事》:政和中一宗人病伤寒,得汗身凉,数日忽呕吐,药与饮食俱不下,医者皆进丁香、藿香、滑石等药,下咽即吐。予曰,此正汗后余热留胃脘,孙兆竹茹汤正相当尔。治药与之,即时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