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大二公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大二公yīdà èrgōng

指公社规模大,范围广,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毛泽东同志指出公社的特点为一曰大,二曰公。例如:“只有‘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才有力量进行这样大的工程。”(《人民日报》1975.9.9)“讲‘一大二公’时,那彩声是全国性的,却忽视了‘大锅饭’带来的种种弊端。”(《文汇报》1988.6. 10)

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yīdà-èrgōng

一大,指人民公社规模大。二公,指人民公社公有化程度高。1958年对人民公社的特点的概括。

☚ 一打三反   一刀切 ☛
一大二公

一大二公

是毛泽东对农村人民公社基本特征和优越性的概括。1958年8月,毛泽东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说:社以大为好,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了,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会后,“一大二公”便作为人民公社的特点和优越性大力地加以宣传和强调,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公社化。到1958年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万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第366页)毛泽东把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看成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导致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一平二调”和“共产风”在农村盛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一大二公”为基本特征的农村人民公社是当时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上急于求成,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的集中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兴起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很快察觉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左”的错误,先后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但“一大二公”作为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在生产关系上的优越性的认识,并没有得到彻底的纠正,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从根本上加以否定。

☚ 一平二调   穷过渡 ☛

一大二公yi da er gong

(of people’s communes) large in size and collective in nature

一大二公yī dà èr ɡōnɡ

大:指人民公社比原来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指公有化的程度比原来高。对人民公社“优越性”的概括。large in size and collective in nature, larger in size and having a higher degree of public owner shi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