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穿心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穿心莲 中药名。 见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别名:一见喜,四方莲,苦草,春莲秋柳。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全草或叶。 一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 茎方形,多分枝,节呈膝状膨大,茎叶具有苦味。叶对生,纸质,叶片长圆状卵形至披针形,长2~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浅齿,叶柄短或近于无柄。疏散圆锥花序生于枝顶或叶腋;花冠白色,近唇形,常有淡紫色条纹。蒴果长椭圆形,成熟时2瓣开裂。 种子细小,红色。 味苦,性寒,无毒。入心、肺二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煎汤,9~15克;或研末。 外用,煎汁涂或研末调敷。 ❶ 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炎:穿心莲鲜叶10~15片。水煎调蜜服(《福建中草药》)。 每次3分,日服3次,白汤送下(《泉州本草》)。 每次3克,日3~4次。 ❼ 治大叶性肺炎:一见喜18克,梅叶冬青30克,麦门冬15克,白茅根30克,金银花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❽ 治百日咳:穿心莲叶3片。 水泡,蜂蜜调敷,日3次。 ❾ 治胆囊炎:穿心莲15克,六月雪60克,大青根45克,黄栀子根30克,虎刺30克,阴行草30克。水煎服。 如食欲不振,加野山楂果60克。 开水泡服,一日数次(上四方出《江西草药》)。 ⑾治急性阑尾炎:野菊花30克,一见喜15克。水煎,每日2剂分服。⑿治疖肿,蜂窝组织炎:三颗针15克,一见喜15克,金银花9克,野菊花9克,七叶一枝花6克。 水煎服。⒀治阴囊湿疹:一见喜粉30克。 甘油加至100毫升,调匀涂患处(上三方出江西《草药手册》)。现代临床用之: ❸ 治疗肠伤寒:用复方穿心莲煎剂(穿心莲60克,如意花根30克,一枝黄花180克,水煎服),每天1剂,用至退热后3~5天停药。 ❼ 治疗麻风:口服片剂,初期每天16~24片,后期每天24~48片,均为4次分服。亦可合并静脉注射穿心莲0.5克,或穿心莲钾盐320毫克,均为每日1次。 ❽ 治疗毒蛇咬伤:取新鲜穿心莲15克,伽蓝菜45克,捣烂冲米酒1次顿服:或取干品切碎,加米酒浸泡1~2周,过滤备用。 ⑾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内服穿心莲片剂,日服3~4次,每次3~4片,7天为一疗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穿心莲叶含二萜内酯化合物。 穿心莲甲素即去氧穿心莲内脂,穿心莲乙素即穿心莲内酯,穿心莲丙素即新穿心莲内酯、潘尼内酯。 还含穿心莲烷,穿心莲酮,穿心莲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等。根除含穿心莲内酯外,还含5-羟基-7,8,2′,3′-四甲氧基黄酮、芹菜素-7,4′-二甲醚、α1-谷甾醇和KH2PO4等。全草尚含14-去氧-11-氧化穿心莲内酯等。 另据初步分析,还含甾醇皂甙、糖类及缩合鞣质等酚类物质。又从叶、嫩枝、胚轴、根和胚芽所得的愈合组织,经培养分离,得三种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榄核莲内酯A、B和C。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菌作用。穿心莲中所含新穿心莲内酯在临床上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较氯霉素与痢特灵为优,且无副作用和毒性。体外试验,穿心莲水煎剂及从其中分离出之粗结晶,均对钩端螺旋体的某些型别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煎剂对肺炎球菌、甲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穿心莲煎剂对孤儿病毒ECHO11引起的人胚肾细胞的退变有延缓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