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小卷叶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小卷叶蛾smaller tea tortirx

茶树芽叶害虫之一,又名小黄卷叶蛾, 棉褐带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学名为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
分布与为害 国内各主要产茶省均有分布, 斯里兰卡、印度和日本等国亦有发生。幼虫吐丝卷缀芽叶,匿居虫苞内啃食叶肉, 残留一层表皮, 严重时茶丛蓬面红褐焦枯, 芽叶生长停滞。除茶树外, 且为害、油茶、柑桔等。
形态 成虫体长约7毫米, 翅展16~20毫米, 淡黄褐色。前翅翅面中部及翅尖有3条淡褐色斜带纹,中部一条长而明显呈“h”形,翅尖一条前方亦略分叉。后翅灰黄, 外缘略带褐色。雄蛾翅面斑色较暗, 翅基褐斑较大而明显。卵椭圆扁平, 淡黄色, 百十粒聚成鱼鳞状卵块,产于叶背,卵块长约6~7毫米。幼虫共5龄,成长时体长16~20毫米, 头黄褐, 体绿色, 前胸盾淡黄褐色。蛹长约10毫米, 黄褐色, 各腹节背面基部均有一列小刺突臀棘尖钩状。
生活习性 在长江下游一年发生4~5代, 华南多达7代, 以幼虫在卷苞内越冬,翌春当气温回升至7~10℃时, 开始活动为害。在皖南1~5代, 幼虫分别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 6月中、下旬, 7月中旬至8月上旬, 8月中旬至9月上旬, 10月上旬至次年4月发生。幼虫孵化后, 趋嫩向上爬至新梢并潜入芽内或初展嫩叶尖部, 吐丝缀苞匿居取食, 继之随虫龄增长, 虫苞相应增大,常将二、三叶片以至整个芽梢缀结成苞,幼虫在苞内咀食叶肉,留下一层表皮。幼虫常转苞二、三次, 并渐向下转移。大幼虫受惊善于弹跳逃脱。老熟后即留在苞内化蛹。最适于旬平均温度16~26℃、相对湿度80%以上的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发生。因此常以6月间第2代发生较多, 夏茶受害较重; 及至炎夏、高温干旱, 虫口转少; 秋季适温多雨, 虫口又会有所回升。多种天敌常对茶小卷叶蛾综合起着重要的自然控制作用。除蜘蛛等捕食外, 主要有卵期寄生的拟澳洲赤眼蜂, 有幼虫期寄生的卷蛾小茧蜂、茶毛虫绒茧蜂等, 幼虫期还常有白僵菌和颗粒体病毒寄生。
防治 在茶季掌握盛孵至1龄幼虫盛期, 适时分批采摘,压低虫口。开展生物防治, 可在始卵期后每三、五天释放一批赤眼蜂共2~3批(2~8万头/亩)。幼虫盛孵后, 掌握阴湿天气, 按白僵菌菌粉每克含孢子100亿计算, 每亩1千克加水100千克喷雾。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每亩150毫克加水喷雾。化学防治,则宜在1、2龄幼虫盛期喷药,通常可喷施80%敌敌畏,50%马拉松, 25%亚胺硫磷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日本和中国先后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进行预测和防治, 颇有成效。

茶小卷叶蛾smaller tea tortrix

见“苹小卷叶蛾”。

茶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 Roslerstamm

又称“小黄卷叶蛾。属鳞翅目卷叶蛾科。一年发生4—7代。以幼虫在卷苞内越冬。成虫为体长约7毫米蛾子。幼虫共5龄,体长16—20毫米,头黄褐、体绿色,咀食茶叶叶肉为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