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空中劫持(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空中劫持(机) 在航空器内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非法干扰、劫持或用其他不正当方式强制飞行中的航空器或准备采用这类行为,以致危害航空器或其所载人员、财产的安全,或危害航空器上的正常秩序和纪律的行为。 1963年9月14日的“东京公约”明确所谓“飞行中”是指“从起飞前起动发动机到著陆滑跑完毕为止”。对机长、机组人员及乘客赋与了特别权力,对犯有罪行或作某种行为的人采取看管措施,以维护机上安全、正常秩序和纪律。机长有权决定在降落地将其释放或移交降落地当局。 公约中规定,在航空器内所犯罪行在以引渡为目的考虑时,应看作不仅是发生在罪行发生的地点,而且也发生在航空器登记国领土上。 航空器登记国有权行使管辖,不排斥登记国的缔约国依照本国法律行使任何刑事管辖权,其范围是: ❸ 罪行危及该国安全。 1970年的《海牙公约》规定,任何人:用武力或使用武力威胁或任何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航空器或从事作任何行为而未遂;从事上述行为或从事上述行为而未遂的人的从犯,都是犯了劫持航空器的罪行。 各缔约国承允对劫持航空器的罪行给予严历惩罚。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又规定对飞行中的航空器适用外,还对使用中的航空器适用。 “使用中”是“从地面人员或机组为某一特定的飞行而对航空器进行飞行前的准备起直到降落后24小时止”。公约规定除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危及安全的暴力行为外,还包括: ❹ 传递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安全的虚假情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