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巨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巨阙 巨阙春秋时越王勾践的宝剑。见 《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宝剑》 。后作为宝剑的通称。 ☚ 革故鼎新 三停刀 ☛ 巨阙泛指良剑。唐僧鸾《赠李粲秀才》: “笔下铦磨巨阙锋,胸中静滟西江水。” 巨阙 巨阙春秋时代吴国的名剑。《荀子·性恶》:“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闾,皆古之良剑也。”《越绝书》载,越王勾践请相剑家薛烛鉴定巨阙,薛烛指出巨阙不是“金锡合铜”制成的。勾践说:“穿铜、绝铁枥,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沈括《梦溪笔谈》云:“剑之钢者,刃多缺毁,巨阙是也。”由这些记载看,巨阙是产生在春秋末期的钢剑。 ☚ 太康剑 火精剑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軀幹部 > 經穴 > 巨闕 巨闕 jùquè 任脈經穴。在臍中直上六寸。巨,指巨大;闕,指宫門。因其爲心之募穴,爲心氣結聚之處,故名。主治胸痛,驚悸,腹脹。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素問·氣府論》“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王冰注:“鳩尾下有鳩尾、巨闕、上脘……十四俞也。”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巨闕,心募也,在鳩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巨闕九種心疼病,痰飲吐水息賁寧。” 好剑 好剑宝剑 宝锷 吴剑 萍剑 星剑 灵剑 龙剑 雄剑 青剑 良剑 鸣剑 双龙 玉龙 电铗 躅镂 青锋(青锋剑) 神兵 玉靶 斗紫吴干 龙文(龙文剑) 星辰剑 ☚ 刀剑等武器 剑的各部 ☛ 巨阙juque针灸穴名。见《兽医针灸学》。猪位于腹正中线上, 胸骨后缘与中脘间连线的前、中三分之一交点。一穴。皮下为腹直肌、腹内外斜肌, 有胸外动脉、腹壁皮下静脉和肋间神经末梢分布。毫针直刺1~2厘米; 或艾灸5~10分钟。主治胃寒、腹泻、咳嗽、喘息。 巨阙宝剑名。春秋末期越王允常之佩剑,为著名工匠欧冶子所造。越王有名剑五,皆青铜制,巨阙即其中之一。句践曾请剑客薛烛相剑之优劣。对日:“巨阙,非宝剑也。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今巨阙也离矣,非宝剑也。”因为,巨阙初成之时,宫人驾车而过露坛,车奔马惊,越王引剑而指之,“穿铜釜,绝铁(鬲)”,剑身亦中缺如稷米,故日巨阙。参见“薛烛相剑”条。 巨阙经穴名。代号RN14。出《脉经》。属任脉。心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寸(《千金要方》)。一说在脐上6.5寸(《针灸甲乙经》)。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心胸痛,胃脘痛,呃逆,反胃,吞酸,噎膈,呕吐,惊悸,健忘,癫痫,以及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胆道蛔虫症等。直刺0.3~0.8寸。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巨阙Cuüch'üeh系任脉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位于脐上6寸,腹部正中线上。施针时直刺0.8~1寸。主治胸痛、反胃溢酸、呕吐、癫痫、心悸等。 巨阙古代宝剑名。春秋末期越王允常的佩剑,为著名工匠欧冶子所造。越王有5把名剑, 皆青铜制,巨阙即其中之一。勾践曾请剑客薛烛相剑的优劣。对曰:“巨阙,非宝剑也。宝剑者,金锡和铜而不离,今巨阙也离矣,非宝剑也。”意谓巨阙铸成不久,宫人驾车而过露坛,车奔马惊,越王引剑“穿铜釜,绝铁(鬲)”,剑身亦中缺如稷米,故曰巨阙。参见“薛烛相剑”。 巨阙jùquē经穴名。代号RN14。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心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6 寸处。主治呕吐、呃逆、胃脘痛、惊悸、癫痫、精神病、胆道蛔虫症。向下斜刺0. 5 ~1寸。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巨阙 巨阙CV14Juque任脉穴。首见《脉经》。心之募穴。 ☚ 上脘 鸠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