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
(shāo) 本义为禾末,引申为小意。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郑玄注:“稍事,有小事而饮酒。”又引申为稍微。 《洛阳伽蓝记·城内永宁寺》:“于是稍安。” 逐渐。《史记·万石张叔列传》:“积功稍迁,孝文帝时至大中大夫。” 颇;很。江淹《恨赋》:“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已经。 韦应物《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诗:“竹木稍摧翳,园场亦荒芜。” 公家给予的粮食。《仪礼·聘礼》:“唯稍受之。”郑玄注:“稍,禀食也。”贾公彦疏:“以其稍稍给之,故谓米禀为稍。” 周制指离王城三百里的地面。 《周礼·地官·序官》“稍人”郑玄注:“距王城三百里曰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