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实边
清末对蒙“新政”的中心内容。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活动,从1880年开始,清朝不少边疆大吏陆续提出通过移民实边的办法应付帝国主义入侵下边疆危机的“筹边”之计。但是由于原有的蒙禁政策和一些盟旗的反对,未被清政府采纳实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为筹集给帝国主义列强的巨额赔款,采纳山西巡抚岑春煊的《筹议开垦蒙地》奏议,于1902年作出“移民实边”决策,任命贻谷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赴内蒙古西部督办垦务。 清朝不顾蒙古地区各阶层的普遍反对,强制放垦蒙地,搜刮巨额押荒银,严重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内蒙古各地不断发生武装抗垦斗争,其中著名的独贵龙运动,影响很大。从1902年到1908年,清朝在内蒙古西部共垦丈757万余亩土地,东部哲里木盟七旗共放垦245万余垧。实际上“移民实边”并没有起到充实边防、抵御外国列强的作用,而是严重破坏了内蒙古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加剧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给清末蒙古社会的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