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瓮安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瓮安县

六、瓮安县

瓮安县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粮食、油菜、烤烟重要产地。多种经营发展较快,粮、油、烟、猪、煤、磷等多项生产在黔南州内都处于前列,农民收入较多,是黔南州比较富裕的一个县。全县有7个区,47个乡,247个村,2 731个村民组,39万人,耕地2.73万公顷,其中,旱地1.53万公顷。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磷、煤为主,磷储量5.3亿吨,煤储量2亿吨。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有荒山荒坡8万公顷。
改革开放以来,瓮安县按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抓住机遇奔小康”的发展思路,抓好四个特色,壮大四大支柱,发展四大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97亿元(1980年不变价),粮食总产8.51万吨、烤烟总产1.13万吨、油菜籽总产1.53万吨,财政收入2 404万元,除粮食因灾减产外,其余四大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1) 抓好烤烟生产,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烤烟是一种高税收产品,在瓮安县不仅自然条件适宜,而且生产历史悠久,是全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和农民群众的“摇钱树”。在发展烤烟生产中,全县各级、各部门“同唱烤烟一个调,共谱投入、服务、科技三部曲”,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党政部门重点抓,烟草部门全力抓,各个部门配合抓的办法,加快了烤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的转变。1990年,烤烟种植面积0.81万公顷,比1980年增加0.54万公顷,占旱地面积的53%,产量达11 315吨,烤烟产品税收1 391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6%,是1980年的10倍。烤烟生产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的发展,全县5万多农户采取科技能人牵头,农户自愿结合的办法,组成6 500个农业生产联合体,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生产关系得以重新调整,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1991年,全县水稻、玉米、烤烟、油菜四大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杂交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生产科学化,农业生产面貌焕然一新,科教兴农成效显著。自1987年开始,连续4年荣获“全省烤烟生产先进县”光荣称号,1989年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油菜籽生产先进县”称号。
(2) 抓好林、果、茶、蔬生产,大力发展绿色企业。瓮安县雨热资源丰富,非耕地资源充裕。为了充分开发地面资源,根据食品消费市场的趋势和走向,在低海拔的乌江河谷创办万亩柑桔生产基地,已见成效。在高海拔地区发展茶叶生产,已建成以青山茶场为骨干的茶叶生产基地266.67公顷,青山茶场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优质茶叶,被列为贵州省四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全县紧紧结合全省绿色工程和全国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科学配置各类经济林种,扩大森林后备资源,促进森工企业发展。在城郊,积极发展“菜篮子工程”,为瓮福矿肥基地建立蔬菜基地。
(3) 抓好原煤生产,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瓮安县乡镇企业以开发原煤资源为主,采取户办、联户办、村办、乡办、镇办“五轮齐转”的办法,依靠自身资金“滚雪球”式发展。1990年全县乡镇企业2 307个,从业人数1.16万人,总收入5 625万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7.6倍、2.9倍和7.9倍。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托采煤业的牵动。境内煤矿资源储量大、质量好,易于开采,以采煤业为龙头发展乡镇企业,既可以较快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能为山区农民开辟一条离土不离乡的致富新路。在县内随着烤烟生产和工业的发展,采煤业有着较稳定的市场;在县外,通过深加工,发展煤粉和焦炭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市场。由于立足资源,着眼市场,结合本县的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优先发展采煤业,带动了整个乡镇企业的发展。
(4) 抓好磷矿开发,大力发展县级工业。瓮安县工业优势在磷,出路在磷,希望在磷,围绕开发磷矿,发展以磷系列化工生产为主体的县级工业。在政策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制定优惠条件,鼓励国营、集体、个体办厂,在短短的10年中,全县兴建磷化工生产企业7个。在经营上,
❶发展初矿生产,建立磷矿石、磷矿粉产、供、销一条龙体系;
❷发展磷肥工业和混配肥生产,向生产的深度进军。1990年,全县磷化工企业产值比1980年增长近7倍。

☚ 五、德江县   七、榕江县 ☛
000133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