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歙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歙县

六、歙县

歙县位于安徽南部,是黄山的南大门。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交界,西南与休宁县、屯溪区、徽州区接壤,西北与黄山区相邻,东北与绩溪县、浙江省临安县毗连。总面积2 122平方公里,耕地11.2千公顷,山场148千公顷,水面8.67千公顷。全县辖41个乡镇,436个行政村,总人口50.7万,其中农业人口45.58万。人均占有山场0.33公顷、耕地0.02公顷。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歙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有利于林、茶、桑、果等作物生长。歙县经济历代以农业为主,近代以来以茶叶为主。
歙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的新安含膏和歙州方茶等,制造精细,品质优良。鸦片战争后至民国初期,歙县茶叶处于生产、内销、外销的黄金时代。民国初期以后,两次世界性战争,以及印度、斯里兰卡、日本等国家茶叶兴起,对我国茶叶产销影响很大。歙县是外销“屯绿”的主要产区,产销时起时落。民国28年(1939年),总产量3 243吨,为历史最高产量,至1949年,总产量却只有1 570吨,10年间荒芜茶园4.1千公顷。
新中国成立后,歙县茶叶获得新生。1952年,成立茶叶改进委员会,提取毛茶收购金额的1%用于茶叶技术改进,积极垦复或补植荒芜茶园。50年代后期,由于受茶叶越采越发的错误思想之影响,采摘过度,茶树生机遭到严重破坏,加之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毁茶种粮,致使全县茶叶产量从常年的4 000余吨下降至1961年的1 454吨。1962年开始,国家实行交售茶叶奖励粮食、化肥、棉布等物资供应指标。歙县加快新茶园建设,推广种茶、采茶、茶园管理新技术,大力发展机械制茶,使茶叶生产开始稳步发展。1968年,全县茶叶总产量再次超过4 000吨,达到4059.1吨;1976年达到6 882.7吨;1981年达到8 403吨。1983年,国内茶叶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茶叶供过于求。但由于歙县茶业基础好,1982年又实行了茶叶联产承包责任制,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故茶叶产量继续增长,1987年,达到12 507吨。1987年以后,随着高档茶、名优茶产量逐年增加,茶叶总产量逐年有所下降,199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比1987年减少37%。
歙县保持和发挥茶叶特色农业优势的措施是:
(1) 走向市场,提高歙县茶叶知名度。1982年下半年,歙县茶叶公司和歙县茶厂抽调技术和销售人员,赴苏、鲁,上京、津,入湘、鄂,下两广,兵分四路,行程万余里,调查市场,寻求客户,为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提供信息。1984年,成立黄山茶叶产销联谊会,邀请全国100多家科研、教学、经营单位,通过联谊活动,了解供销需求;并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苏州、合肥、青岛等地召开座谈会、品尝会,广结良缘,为歙县茶叶寻找“婆家”。1985年,制作《歙县茶叶》电视宣传片,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 稳定茶园面积,加强低产茶园改造。从1980年开始,推行以低产茶园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总产量的茶叶生产方针,逐年分批改造。1983年,歙县承担了国家农牧渔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改造低产茶园,提高茶叶品质”协作项目。1978—1987年,对山高坡陡土层薄的山地,退耕发展茶园8.67千公顷。90年代初以来,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低产茶园实行茶林复合经营。
(3)多渠道经营,国营、集体、个体经济并存。1984年,国务院决定,茶叶收购销售全面放开,走向市场。歙县乡、镇、村办及个体茶叶加工企业发展迅速,收购加工销售茶叶数量很快超过县茶厂、县茶叶公司等国营部门,成为茶叶市场中的生力军和主力军,个体茶商再展雄姿。1994年底,全县有160余家乡、镇、村办茶厂,5 000余个体茶商在山东各县及京、津、沪、苏、宁等大中城市开设销售茶庄、茶店数百家。
(4)限产保质,改造加工设备。过去,在气候正常年份,歙县名优茶和大宗茶分别在清明和谷雨前后开采,分别提前了一个星期,使茶叶嫩度和均匀度明显提高,增加了高档茶比重。对60—70年代建立的大批茶叶初制厂,从1990年开始,采取财政补助一点、银行贷一点、茶农筹一点的办法,集资838万元,分3年更新设备(共1 894个厂),大大提高了初制质量。
(5)推广科学种茶技术,大力开发名优茶。歙县主要生产绿茶,有炒青、烘青和各种名茶。黄山毛峰和老竹大方,195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列,产量仅数千千克。1986年,黄山绿牡丹创制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朵造型茶,形质俱佳,色绿、毫显、香高、汤明、味甜、形美。发明者汪芳生副研究员,致力于歙县名优茶开发10余年,他发明的花型茶还有锦上添花、海贝吐珠等。1988—1994年,黄山绿牡丹先后获得国家发明银奖、安徽省“星火”三等奖、国家“星火”优秀奖、联合国发明创造新科技之星奖等18项奖励。1983年以后,歙县新开发的名优茶还有黄山翠竹、新安江香茶、绿玉兰、菊花茶、黄山松毫等12个品种。1994年,全县生产名优茶800吨,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10%以上。茶多酚、茶碱开发生产获得成功。

☚ 五、宿松县   七、休宁县 ☛
000030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