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秤杆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秤杆草 【名称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白头婆(《植物名实图考》),大金刀(《中国民族药志》),细黑升麻(《思茅中草药》),大吴风草(《长白山植物药志》),搬倒甑、野升麻、白升麻、土升麻(《中药大辞典》)。 基源 为菊科泽兰属植物白头婆的全草。 原植物 白头婆Eupatorium japonicum Thunb.[Eupatorium fortuneiTurcz.var.simplicifolium(Makino)Nakai;E.chinensis L.var.simplicifolium(Makino)Kitam.],又名泽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历史 本品原植物又名泽兰,系日本学者误释所致,中国药用和本草所载泽兰,据考原植物应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中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200cm。 根茎短,有多数细长的侧根。茎直立,下部至中部淡紫红色,常不分枝,被白色皱波状短柔毛,后脱落。 叶对生,柄长1~2cm,茎中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20cm,宽2~6.5cm,基部宽或狭楔形,顶端渐尖,边缘具粗齿或重粗齿,两面粗糙,被皱波状长或短柔毛及黄色腺点;茎叶向上或向下渐小。头状花序在茎或枝顶组成紧密的伞房花序;总苞钟状,长5~6mm,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的披针形,长1~2mm,中层和内层渐长,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6mm,顶端钝或圆形,绿色或带紫红色;每头状花序有管状花5朵,花冠长约5mm,白色、粉红色或带紫色;瘦果椭圆状,长约3.5cm,黑褐色,具5棱和多数黄色腺点,无毛;冠毛白色,长约5mm。 花果期6~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11页.图623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拨120~3000m的山坡草地,疏或密林下灌丛中。 水湿地及河岸,路边。除新疆、西藏外几乎遍布中国各地。 朝鲜和日本也广为分布。。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或根。 【药性】: 性味 苦、辛,平。 功效 发表散寒,透麻疹。 主治 脱肛,麻疹不透,寒湿腰痛,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为散。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脱肛,寒湿腰痛,风寒咳嗽:秤杆草9~15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