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踪拳
中国拳术之一。 又称燕青拳、迷路拳、迷踪艺、猊猴拳。源于唐末。盛行于河北、山东。相传宋代梁山泊好汉燕青精通此拳,故称燕青拳。 当燕青被官兵追逼到梁山泊时,使用秘踪之功,雪上未留足迹,致使官兵迷路,故又称“秘踪拳”。后传至清代孙通,孙在河北沧县教拳,后又传至河北静海霍氏家族,称此拳为秘踪艺。 并经名手霍元甲的传播发展,遂广泛流传。其特点是讲究腰腿功,功架端正、发力充足。要求眼神和腿法配合,集中一点,兼顾八方。其技法闪展腾挪,灵活多变。主要套路有劈砸拳、头路拳、四路奔打、洪燕拳等。内容包括徒手、器械、对练、硬功、医疗保健功等项。 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