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营运中心
台湾筹建亚太营运中心的构想。1992年,当时任“经济部长”的萧万长首次提出亚太营运中心的设想,即把台湾建设成亚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后经“行政院经建会”的研究,将亚太营运中心的内容扩展为制造业、海运、航空、金融、新闻媒体和电信业中心。具体内容包括: ❶ 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建立智慧型工业园区,把台湾发展成科技岛; ❷ 发展环岛海运系统,将台湾建成东南亚货运转口集散地; ❸ 优先发展快递货物转运中心,使台湾成为东南亚航空旅客转运中心; ❹ 学习新加坡模式,把台湾发展成为区域性融资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❺ 建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讯网络,使台湾成为中文媒体中心; ❻ 发展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网络,为台湾民众提供多样化、低成本、高品质的电信服务。亚太营运中心的核心是经济自由化与高度开放。亚太营运中心从1995年开始分3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从1995年至1997年7月,目标是将台湾建成小规模专业营运中心。第二阶段从1997年7月至2000年,对台湾的经济结构进行全面调整。第三阶段从2000年以后,全面实现经济自由化,完成大规模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