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杰
亦作“[秀桀]” ❶ 优异杰出。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二》:“{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爲秀杰。”{宋}{苏轼}《战国任侠》:“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清}{方苞}《学案序》:“自{阳明}{王氏}出﹐天下聪明秀杰之士无虑皆弃{程}{朱}之説而从之。”{王闿运}《郭新楷传》:“有{黄生}﹑{曾生}﹐皆能文秀杰﹐自以爲不及﹐敛手让之。”{严复}《译<社会通诠>自序》:“独至于今﹐籀其政法﹐审其风俗﹐与其秀桀之民所言思议思惟者﹐则犹然宗法之民而已矣。” ❷ 指优异杰出之士。 {宋}{陆游}《谢梁右相启》:“南游七泽﹐西上{三巴}﹐缪见推于文辞﹐因颇交其秀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