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福兰克林国民银行危机事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福兰克林国民银行危机事件 1974年10月8日,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官方支持行动之后,福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 National Bank)被宣布丧失偿付能力。 福兰克林国民银行步入困境的初始原因,可概括为过度利用和依靠资本杠杆、大量的期限错配、资产质量低下、对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以及外汇业务上的严重损失,其中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福兰克林国民银行是通过制造假账等方式把因外汇投机造成的损失巧妙地掩盖起来。在财务状况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管理层没有悬崖勒马,而是采取了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的战略,企图侥幸过关,结果是外汇投机的规模越滚越大。其特点:一是庞大的资产规模。到1973年末,其总资产达到50亿美元,为国内第12家最大银行。二是从事广泛的国际银行业务。这些国际业务主要由它设在伦敦的分行进行操作,当时伦敦分行的资产大约在10亿美元左右。三是尽管福兰克林国民银行在长岛有非常发达的零售银行业务,但又通过从货币批发市场大量融资的方式扩展国内和国际贷款业务。因此,它的资金基础严重依赖于稳定性很差并且没有保险的存款。当外汇损失终于暴露出来的时候,立即引发了一场信心危机,曾经辉煌一时的福兰克林国民银行犹如一座突然失去根基的大厦,轰轰烈烈地倒塌了。 福兰克林国民银行危机的处理特点: 福兰克林国民银行的问题公开以后,对金融市场的气氛造成了重大影响。不过,人们从市场反应中汲取的最重要教训是:银行尽管可以随意从国内外货币批发市场上“买入”资金,但是,一旦市场对它的信心发生了动摇,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来源就会立即被切断。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内在规律不是作为一个纠正或规劝不审慎行为的机制,而是作为一个“处决”冒险者的工具来发挥作用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