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孟子谓祸福没有定数,都是人所自取。 《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按,闲暇,谓国家安宁,无邻国之虞及内乱也。 般,音盘,乐也。 怠,怠惰也。敖,《说文》:出游也。 孟子认为,“国家闲暇”正是在位者实行仁政,贵德尊士,修明法典,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大好机遇。如是则可得荣获福。而战国中期,各诸侯国之君王却趁著无内忧外患时,更加不修政事,追求享乐,怠惰游玩,这等于是自己寻找灾祸。因此,孟子得出结论:灾祸或者幸福无不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其意相类。 孟子此言主旨,在劝说在位者发政施仁,而勿荒政无道自取其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