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社会心理学本土化运动 20世纪社会科学领域“本土化”运动在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回声。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台湾、香港三地学者同时提出,将中国社会文化特征与民族性融入社会心理学,确立中国人自己的理论框架、概念、研究方法,尤其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文主义取向。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对西方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反省与批判;二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对于本土化的途径,大陆学者提出“本土研究定向”一说,即“用当地人经过当地文化、历史、社会、环境浸润之后的心理及行为表现方法及方式,来考察及研究当地人”。如充分利用本土材料;探讨本土概念;透过对文化、历史及社会的了解,寻求中国人表现社会心理的方式;不排斥外国概念及理论;研究完整的中国“人”;建立了解中国人社会行为的知识体系等。并非与世界学术潮流对立或脱离,而是要努力了解所有人类社会生活。应有一个“全球化”的目标,但是,只有充分“民族化”,才有可能“全球化”。 其意义在于改变由欧美社会文化所开创的格局,从多元与不同的文化特质中寻找社会心理学的新元素,使之得以振兴和繁荣。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