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 1932年5月29日苏联《文学报》社论加以重申。《苏联作家协会章程》里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和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它是在批判地继承批判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是人民性、党性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创作原则的概括。它是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流派)的一个历史形成的开放体系,也是在保持社会主义思想性所要求的基本原则的条件下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一个开放体系。它要求继承全人类艺术优良的美学传统。 高尔基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母亲》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20~3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逐渐形成一个国际上的艺术创作思潮。 代表人物有高尔基、肖洛霍夫、马雅可夫斯基、聂鲁达、穆希娜、肖斯塔科维奇等。 它对我国的进步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