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碑 《说文》:“碑,竖石也。”碑之初名,始于周代,其义有三: 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繂绕。”由此可见,早期碑的形制与后来碑的形制是不同的。据近人马衡考证,刻文于碑是汉以后的事。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泰山,刻石纪功,只称“刻石”,未尝称“碑”。 《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云:“碑:用以刻辞,果始自何时?曰,始于东汉之初,而盛于桓、灵之际,观宋以来之所著录者可知矣。汉碑之制,首多有穿,穿之外或有晕者,乃墓碑施鹿卢之遗制。其初盖因墓所引棺之碑而利用之,以述德纪事于其上,其后相习成风,碑遂为刻辞而设。故最初之碑,有穿有晕。 题额刻于穿上晕间,偏左偏右,各因其势,不必皆在正中。 碑文则刻于额下,偏于碑右,不皆布满。魏、晋以后,穿晕渐废,额必居中,文必布满,皆其明证也。”碑的正面谓“阳”,刻碑文;碑的反面谓“阴”,刻题名;碑的左右两面谓“侧”,亦用以刻题名。也有碑阳、碑阴均刻碑文的。有的碑文过长,从碑阳至碑侧、碑阴旋转而刻。碑首称“额”,为标题,篆文居多。四周多刻有蟠螭、蟠龙等,甚精美;亦有质朴者,只作圭首状。 碑座称“趺”,有龟趺、方趺等不同形式。关于碑的名义缘起、碑的形制格式等,前人考据甚详。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元潘昂霄《金石例》,明王行《墓铭举例》,清黄宗羲《金石要例》,清牛运震《金石图》,清王昶《金石萃编》,清王芑孙《碑版广例》,清梁玉绳《志铭广例》,均可参阅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