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砗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砗磲 【名称出处】:《海药本草》 【概况】: 异名 车磲(《海药本草》),海扇(《纲目》)。 基源 为砗磲科砗磲属动物鳞砗磲、长砗磲、库氏砗磲的贝壳。 原动物 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长砗磲Tridacna max ima(Roding)。 库氏砗磲Tridacna cookiana(Iredale) 形态 鳞砗磲贝壳巨大,重而坚厚。 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有一长卵形的足丝孔。腹缘弯曲呈波状。外韧带极长,黄褐色,约等于贝壳后半部的3/4。贝壳表面黄白色,生长轮脉细密,具有4~6条强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宽而翘起的大鳞片。 内面白色,具光泽。铰合部长,右壳有1主齿和2个并列的后侧齿;左壳主齿和后侧齿各1个。后闭壳肌痕卵圆形,位于贝壳中部。外套痕明显。 生境与分布 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间,常栖息在珊瑚礁内,仅露出腹缘。生活时外套缘红褐色。 分布于中国南海。 长砗磲 贝壳长卵圆形,前端突出,延长;后端短,约相当于前端长度的1/2;中部膨胀。 壳质极坚厚。一般壳高仅为90mm,壳长约170mm,壳宽90mm。两壳大小相等,两侧不等,壳顶前方中凹,为长卵圆形的足丝孔,足丝孔周缘有排列稀疏的齿状突起。壳后背缘斜,腹缘呈弓形弯曲。 韧带长,黄褐色,几达腹缘。壳表面黄白色,具有直达腹缘,向前方斜走的强大的鳞状放射肋5~7条,肋宽大于肋间距离;在贝壳顶部放射肋的鳞片低而紧靠,多呈覆瓦状排列,近腹缘则鳞片较突起。 在放射肋之间还有细的肋纹。壳内面白色,具光泽,边缘呈淡黄色,具有与壳表放射肋相应的强大的肋间沟。 铰合部长,直达末端。右壳主齿1枚,呈片状。后侧齿2枚,并列;左壳主齿1枚,后侧齿1枚,另外还有1个齿状突起与主齿并列而生。闭壳肌痕位于贝壳中部,后缩足肌痕与闭壳肌痕近相等;外套痕清楚。 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间,常栖息在珊瑚礁内,仅露出腹缘,外套膜边缘为蓝色。分布于中国南海。 库氏砗磲 贝壳巨大,表面白色,具有5条大的覆瓦状放射肋;生长轮较明显,形成弯曲重迭的皱褶。两壳均有主齿和后侧齿各1个。 生活在潮间带珊瑚礁间,常栖息在珊瑚礁内,仅露出腹缘。 分布于中国南海。。【药性】: 性味 《海药本草》:“大寒。” 功效 安神,解毒。 主治 诸药中毒,虫螫。《海药本草》:“主安神,解诸毒药及虫螫,以玳瑁一片,砗磲等同,以人乳磨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