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石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石蜐

【概况】:

异名 紫砝(《荀子》),龟脚(《纲目》),龟脚蛏(《纲目拾遗》),观音掌(《药材资料汇编》),龟足(《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铠茗荷科动物石蜐的肉。

原动物 石蜐Mitella mitella(Linnaeus)

历史 本品首载于《纲目》云:“利小便。”《中药大辞典》和《中国药用动物志》:均收为药用。

形态 动物体可分头状部和柄部。

一般个体头状部宽约为30mm,高22mm;柄部宽约为30mm,长30mm,且柄部的长度常随生活环境而有不同。头状部呈淡黄绿色,由8块大的主要壳板和基部24片小型板所组成。每壳的表面都有明显的生长线,小壳板的片数随个体而有增减。大的主要壳板包括1块吻板、1对楯板、1对背板、1对上侧板、1块峰板。

吻板最短小;楯板基部宽大,呈斜三角形,位于吻板的后方;背板为壳板最高的1对,位于楯板的后方;上侧板狭长,呈等边三角形,位于身体两侧、背板与楯板之间;最后为单片的峰板。基部的小型壳板除前后二片为单一外,其余均左右成对排列,前方者称为亚吻板,后方者称为亚峰板,左右者称为副侧板。柄部呈黄褐色,肌肉质,柔软,其外表被有细小的石灰质鳞片,排列紧密,稍有规则。

生境与分布 为亚热带及热带的海洋动物,生于海浪冲击很大的沿岸高潮地带,固著于海水清澄的岩石缝隙中,常密集成群。

柄部具有伸缩性,一受触动即紧缩入石隙中,不易采挖。雌雄同体,有矮雄现象。分布于东海、南海及台湾省。

【化学】:

含脂肪酸,壳中含胆甾醇。

参考文献 CA 1981;94∶80496v

【药理】:

❶ 降压作用 石蜐剥去壳板及外套后的水提醇沉液,以2~4g/kg的剂量从兔耳iv给药,使麻醉兔的血压下降12.4%。

以1~2g/kg的剂量从犬股iv给药.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52.8%[1]
❷ 利尿作用 石蜐的水提醇沉液,以4.5g/kg、13.5%g/kg及40.5g/kg的剂量从兔耳iv给药,大、小两剂量组有显著的利尿作用。维持时间约7h[2]
❸ 兴奋离体兔肠作用 1.33×10-2~6.66×10-2g/ml即能兴奋家兔离体肠段的自主活动。

对乙酰胆碱、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无影响,但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肠抑制状态,可使其恢复节律性收缩[2]。小鼠每天以20g/kg的剂量连续ig 2wk后,体重显著增加,耐疲劳能力地明显提高[2]。ip的LD50为375±14.34g/kg[1]

参考文献 [1]海洋药物 1983;(2)∶92 [2]海洋药物 1985;(2)∶19

【药性】:

性味 甘、咸,平。

功效 利尿,消积。

主治 水肿,积痞。

❶ 《纲目》:“利小便。”
❷ 《海南解语》:“下寒澼,消积痞湿肿胀。虚损人以米酒同煮食,最补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