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硫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硫黄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石流黄,石留黄,硫黄,黄牙。为硫黄矿或含硫矿物冶炼而成。硫黄Su1phur药材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呈黄色,或带浅绿色或浅棕黄色。表面不平坦,常有麻纹及细砂孔;有光泽,半透明。体轻,质脆易碎。断面常呈粗针状结晶形。 有特异之臭气,味淡。 以色黄、光亮、松脆、无杂质者为佳。燃烧易熔融,发蓝色火焰,并放出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气。不溶于水及盐酸、硫酸、遇硝酸或王水被氧化成硫酸;溶于二硫化碳、煤油及松节油中。 产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等地。生硫黄:去净杂质,砸成小块。制硫黄:取拣净的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现黑绿色为度,取出,漂去豆腐,阴干(每10斤硫黄,用豆腐20斤)。 味酸,性热,有毒。 入肾、脾经。功能壮阳,杀虫。治虚寒泻痢,阳萎,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内服:研末,1.5~3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磨汁涂。 阴虚火旺及孕妇忌服。 每米汤下50丸(《杨氏护命方》)。 ❸ 治疠风:硫黄末,酒调少许,饮汁,或加大枫子油更好(《仁斋直指方》)。 ❼ 治咳逆打呃:硫黄,烧烟熏之(《医方摘要》)。 将硫黄放在铁勺内熔化后,放入银珠拌匀,在地上挖个2~3寸深的坑,将醋和溶化的硫黄液先后倒在坑内,等凝固后取出再熔化,如此处理3次,捣细粉,用植物油调匀,以布包药搽患处,1日2次。 将硫黄粉碎放入磁器内(不可用金属容器),兑入烧酒,以没过硫黄为度。把酒点著烧成炭灰色。 因酒含有水分,如烧后还余水分,可用慢火将硫磺烤干,然后研面,用时撒于患部。如有水泡,将水泡挑破再上药粉。 ❸ 阴囊阴唇湿痒:采用硫黄烟熏疗法。取硫黄3克左右,放入磁杯内,用棉花搓成捻子,蘸油少许插入硫黄中,点燃捻子。 直接熏阴阜部分(用被单围住下身,以免烟气外泄),每次1小时左右。 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3~4次即见效。 ❹ 蛲虫:取硫黄粉内服,2~5岁每次0.3克,6~7岁0.5克,每天3次,进餐时服;同时每日洗涤肛门1次,并用硫黄粉扑于肛门及其周围。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 ❺ 慢性支气管炎:取硫黄1斤,绿豆(磨碎,布包)1斤,加水煮2~3小时,至硫黄成松泡状时,取出绿豆,使硫黄干燥,研粉。每次1克,日服1~2次,20天为1疗程。 为了防止疼痛,宜先在臀部肌注1%~2%普鲁卡因溶液后再注射本药。禁忌症: 纯品主要含硫,并含碲和硒。商品中有杂质。硫黄本身不活泼,内服后变为硫化物或硫化氢,刺激胃肠粘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此过程需要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别是脂肪分解酶的存在。 肠内容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硫化氢而致泻。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 硫化物局部应用,有溶解角质及脱毛(硫化钡)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