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石寄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石寄生 【概况】: 异名 东方地衣(《中药大辞典》),指状珊瑚枝(《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基源 为石蕊科珊瑚枝属东方珊瑚枝及裸珊瑚枝的枝体。 原植物 东方珊瑚枝Stereocaulon paschale(L.)Hoffm.,又名东方衣(陕西)。裸珊瑚枝Sterocaulon exutum Nyl. 形态 初生地衣未见。 假果柄圆柱状或稍扁平,质坚硬,高4~8cm,粗约1.5mm;分枝下部的主轴明显,中部以上形成稠密的枝丛状;假果柄表面光裸,枝顶端或局部被有绒毛,呈淡黄褐色,带玫瑰红色色彩,分枝上稠密的生有叶状枝,为掌状或颗粒状,呈污白色。 衣瘿密生于叶状枝之间,为小球状,呈黑灰色。子囊盘顶生或侧生于假果柄上,半球形,直径0.5~1mm,呈黑褐色;子囊内含8孢;孢子无毛,长针状,3~9胞,25~40×3~4μm。 (图见《中国地衣植物图鉴》.图版24∶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岩石上。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青海、湖北、云南等地。 北半球广泛分布。 裸状珊瑚不同于东方珊瑚之处,其初生地衣早期消失。 假果柄圆柱状,分枝不规则,形成较疏松的枝丛状;假果柄呈淡黄色,近基部处变成黑褐色,常于枝一侧密生叶状枝,另一侧明显裸露,叶状枝为珊瑚状,呈污灰色。衣瘿为球形聚结的葡萄状,呈暗黄绿色或褐色。 子囊盘呈粉黄色或红褐色;子囊圆筒状,内含8孢,孢子无色,长针形,常8胞,有时4~6胞,35~42×2.5~3μm。(图见《中国地衣植物图鉴》.图版24∶2)生于山地的岩石上。分布于甘肃、陕西。 日本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化学】: 含约140个α-葡萄糖单位、由1,4-与1,3-糖甙链连接的略具分枝的水溶性多糖。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15 【药理】: 70%乙醇冷浸液具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参考文献 药学杂志(日) 1953;73(1)∶31 【药性】: 性味 涩苦,微寒。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吐血,衄血,高血压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使用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忌生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陕西中草药》:“治吐血、衄血:石寄生10g,太白茶15g,五味子、黄柏、黄芩、红石耳、鹿衔草各6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