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知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知行

中国哲学史上的认识论命题。

知,指认识,知识,道德意识等;行,指行动,行为,实践等。知行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孟子提出人有天赋的“良知”、“良能”;老子认为,“圣人”“不出户”可以“知天下”。后期墨家认为,“知”来源于感觉经验,并提出以历史根据、亲身经验和实际效果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荀子认为,知识和技能来源于客观事物,强调“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韩非提出“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主张以行动功效作为检验言行的标准。

宋代理学家主张先认识理解封建纲常伦理,再亲躬践履。认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明代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否认知行的对立统一。

清初王夫之提出“致和”(指发挥主观认识能力)与“格物”(指通过客观世界去探求事物的规律)“二者相济”,表现出知行关系的辩证观点,达到了当时知行学说的最高水平。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