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眼子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眼子菜 【概况】: 异名 水案板(《分类草药性》),金梳子草(《民间常用中草药汇编》),案板芽(《陕西中草药》)。 基源 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植物眼子菜的全草。 原植物 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又名鸭子草、水案板、牙齿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鸭子草(《中国植物志》)。 历史 本品始载于《救荒本草》:“眼子菜,如张目,年年盼春怀布谷,犹向秋来望时熟。何事频年倦不开,愁开四野波漂屋。 采之熟食。六七月采。水生泽中。青叶背紫色。茎柔滑而细,长可数尺。 ”《植物名实图考》:“牙拾草,生云南水中,长根横生,紫茎,一枝一叶,叶如竹,光滑如荇,开花作小黄穗。”考图及说明即本种的一部分。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 茎长约50cm。浮水叶互生,花序下的叶对生,叶柄长6~15cm,叶片宽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0cm,宽2~4cm;沉水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托叶薄膜质,长3~4cm,早落。穗状花序生于浮水叶腋。 花序梗长4~8cm,比茎粗;穗长4~5cm,密生黄绿色小花,花小,绿色,花被4,雄蕊4,花柱短。 小坚果阔卵形,长3~3.5cm,腹近直,背面有3脊,先端两条较钝,基部通常有2突起。花果期6~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7页.图6843) 生境与分布 生于稻田中。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及西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 此外尚有小叶眼子菜P.cristatus Reg.et Maack的全草亦同等入药。植株较小,浮水叶长1.5~3cm,宽4~10mm,沉水叶细条形。分布于中国东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生药】:采集 3~4月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化学】: 含木犀草素-7-双葡萄糖甙。 参考文献 重庆医药 1984;13(3)∶47 【药性】: 性味 苦,寒。 ❶ 《滇南本草》:“性寒,味苦、涩。”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驱蛔。 主治 痢疾,黄疸,淋病,带下,血崩,痔血,蛔虫病,疮疡红肿。 ❶ 《分类草药性》:“治火眼,女子白带,经水不调,并治臌胀,痒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鲜品30~6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滇南本草》:“治赤白痢疾日久者:眼子菜、山楂各等份,砂糖6g同煎服。” ” 单方应用 ❶ 江西《草药手册》:“治腰疼:眼子菜根30g,研粉,白酒冲服。” 食疗 ❶ 《湖南药物志》:“治吐血、咳血:鲜眼子菜全草15~30g,猪瘦肉适量,炖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