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监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监本 古代国子监所刻印的版本。 国子监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始设于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国子监刻书始于五代时期,其最早刻印的图书是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印的《易》、《书》、《诗》和“三礼”、“三传”,世称“监本九经”。宋代国子监是中央政府的主要刻书机构,除翻刻五代监本“十二经”外,又遍刻“九经”的唐人旧疏和宋人新疏。 此外还刻印了许多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和文选等。据王国维所撰《五代两宋监本考》记载,两宋监本有182种之多,其中大半刻于杭州。金代国子监也有刻书。 元代国子监刻书极少,仅知有仁宋延祐三年(1316)刻印的《伤寒论》等数种。明代国子监有两处,一为南京国子监,称南监或南雍;一为北京国子监,称北监或北雍。 南监所藏书版,多为明初攻克元大都后搜运回来者。故南监印书,大多是将宋元旧版修补重印,旧称“三朝本”,以《十七史》最为著名。其所存书版,见明人所撰《南雍志·经籍考》。北监系永乐迁都北京后所建,刻书多以南监本为底本,数量也不及南监多,校勘不精,错讹较多。 所刻书中较为著名的有《十三经注疏》和《二十一史》,存版见明刘若愚撰《酌中志·内版经书纪略》。清代国子监所刻书颇为少见。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废国子监,监本遂不复产生。现存监本数量很多,总体上刻印质量较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