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集校】: 《文选》尤本:白露既下降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文选》五臣本:白露既下降百草兮,奄离被此梧楸。 《文选》六臣本:同尤本。 校语:(披,)五臣本作被。 洪兴祖: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梧楸。 下,一作降。一云:下降。披,一作被。 朱熹:同洪本。校语:下,一作降,一作下降。披,一作被,与披同。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刘师培:《类聚》三、《御览》二十五、《事文类聚前集》十并引作“既下降”。《类聚》三引“奄”作“淹”。 《御览》二十五、《事文类聚前集》十引“披”作“被”。 汤炳正:梧楸,《説文·艸部》:“ “梧楸”与“ 王逸:万物群生,将被害也。 痛伤茂林,又删刈也。 刘良:言秋气伤物之甚也。奄同离,罗也。既彫百草,而梧楸同罹此患。百草喻百姓,材木喻贤人。 洪兴祖:奄,忽也,遽也。 离披,分散貌。被与披同。 梧桐、楸梓皆早凋。 王夫之:奄。 忽也。离披,叶萎而不振翕欲脱,无聊之状。 朱季海:《説文·艸部》:“ ”段《注》:“按今《楚词》无‘ ’‘梧楸’盖即许所见作‘ 寻《易林·剥之坤》:“从风纵火,萩(今讹作荻,此从王念孙校)芝俱死”,其于《淮南·俶真篇》则云:“巫山之上,顺风纵火,膏夏、紫葶与萧、艾俱死”;《左·襄公十八年传》云“伐雍门之萩”,《晏子春秋外篇》则有云“见人有断雍门之櫹者”,依王念孙説,萧、萩、櫹、楸皆爲转语(见《经义述闻第二十八尔雅下》“萧萩”条);然楚人谓之萧(《説文》引《楚辞》及《淮南·俶真篇》可证),齐人谓之櫹(《晏子春秋》,故是齐语),不谓之萩、楸者,则语从其方也。《尔雅·释草》有云“萧,萩”者,正所以释方国之殊语耳。 逮陆机著《草木疏》乃云:“萧,今人谓之‘萩蒿’者是也”(《诗·采葛正义》引),盖至是而“萧、萩”始爲古今语矣。 《淮南》语楚,文与《楚词》相应,《九辩》故书,正当作 〇《説文·艸部》:“芟,刈艸也。”《丿部》:“又,芟艸也。刈,又或从刀。”《离骚》“愿埃时乎吾将刈”,王《注》亦云:“草曰刈。”是《注》云芟刈,并主艸言,明王氏所见,字亦从艸。《章句》赋文,当本作“ 后人不识 盖《注》出芟刈,而衰艸离披之状,益宛在目前,白露奄忽之悲(洪氏《补注》云“奄,忽也,遽也”,是也),愈动人心魄也。苟如今本,既无当百草,又以艸爲木,而宋玉微辞,王氏精诣,并隐而弗彰矣。 蒋天枢:白露,秋之徵候。百草,喻国人。 梧楸,喻郢都所在。“梧楸”上冠以“此”字,意甚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