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适《燕歌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适《燕歌行》

高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2,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3,天子非常赐颜色4

摐金伐鼓下榆关5,旌旆逶迤碣石间6

校尉羽书飞瀚海7,单于猎火照狼山8

山川萧条极边土9,胡骑凭陵杂风雨10

战士军前半死生11,美人帐下犹歌舞12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13,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14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15,绝域苍茫更何有16?

杀气三时作阵云17,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18,死节从来岂顾勋19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0



【注释】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名。原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圭,开元二十三年拜为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元二十五年曾破奚丹,二十六年部将赵堪等假借张守圭之命,使平卢军使乌知义击叛奚余党于潢水之北,先胜后败。守圭隐瞒败状而妄奏功,事泄,贬括州刺史。这首诗就是有感于张守圭宫中之事而作的,但又是泛写一般边塞战争。诗里描写了战争的艰苦、歌颂了士卒的勇敢,也揭示了他们思念家乡的痛苦心情。同时对于将帅骄逸不恤士卒也深有讽刺。

2.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下句“汉将”同。烟尘,指边疆的军情。

3.横行:驰骋奋战,无所阻拦的意思。《史记·樊哙传》:“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4.赐颜色:给面子,赐予光彩的意思。

5.摐(音chuang):击打。金:指钲,行军时用来节止步伐。伐:敲打。榆关:即山海关。

6.旌旆:指军中的各种旗帜。逶迤:宛延绵长的样子。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7.“校尉”句:校尉,武官名,位次于将军。羽书,紧急的文书。瀚海,指今蒙古大沙漠。这句话是说校尉又从瀚海方面急忙地传来警报。

8.单于:匈奴部族首领的称号,此指突厥的首领,唐时突厥属单于都护府。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在出征前,往往举行大规模的校猎,作为演习。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胜旗西北一带。

9.“山川”句:是说汉军分兵转战来到了山川萧条的狼山一带。鲍照《出自蓟北门行》“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汉之朔方郡就正当狼山一带,唐以来更集置重兵于蓟北一带,以救应东北及北方两面战场。极:穷尽。

10.惩陵:恃势欺陵。杂风雨:形容敌人的骑兵来势凶猛,如同暴风骤雨。

11.半死生:死者生者各半,表示伤亡惨重。

12.“美人”句:是说将帅骄纵淫逸,不能身先士卒。

13.“身当”二句:是说战士们身受朝廷的恩遇常常不顾性命,但仍不能解孤城之围。

14.玉箸:指泪。

15.边庭:边疆。飘摇:随风飘荡的样子。曹植《杂诗》“飘摇随长风”。度:度越。

16.绝域:极远之地。苍茫:迷茫。一作“苍黄”,翻覆不定。

17.“杀气”二句:是说正当农作之时,却在战场之上,写战士们怀念家园之心。三时: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阵云:形容如立垣的云。刁斗:军用铜器,容积一斗,白天用来煮饭,夜间敲以巡更。

18.血纷纷:一作雪纷纷。

19.死节:指为国捐躯。

20.李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武帝时为右北平太守,以防匈奴,他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受士卒爱戴,匈奴畏之,避不敢犯。《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今译



滚滚的烽烟

浩浩的征尘

在汉家东北边疆

飞扬,

一个个汉家大将

为击退进犯之敌

辞家别乡。

男子汉,活在世上

本来就应该

横行闯荡,

更何况,当今皇上

对英武战功

格外恩赏,不比寻常。



锣声鸣响,鼓声震荡

山海关下摆下战场,

一面面战旗,在碣石山间逶迤飘扬。

校尉飞骑,飞越了沙漠瀚海,

传送来十万火急的书信奏章,

报告敌酋单于正在狼山围猎,

猎火照得天地通亮。

我国的边境线上

山川萧条,黯淡荒凉,

敌军的铁骑,

凭借着风雨雷鸣

进攻猖狂。

战士们在前线,已经

大半英勇阵亡,

将军的营帐

却依然是美人歌舞

酒宴飘香。

深秋的大漠

边塞草木凋萎枯黄,

搏斗奋战的兵士身影

一个个倒下,倒在孤城下

伴着落日残阳。

那身受恩宠的边将呵

平素骄悍轻敌,

致使我军呵,筋疲力尽

却仍然难以冲破层层包围。



士兵们,穿着铁甲,

长期戍守在边塞疆场,

妻子们,独守空房,

泪水似珍珠般

晶莹发光。

少妇们在故国家园,

白白寸断柔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塞

空自回首,引颈遥望。

唉!你这不可度量的边塞呵,

漫无边际,遥远漫长,

笼罩着一片

寂寥苍茫。

长时期的战争杀气

化作一片片战云飘荡,

整夜里,只听得一声声刁斗

那凄凉的声响。

战场上刀光剑影,惨淡血光,

谁人是为了功勋

谁人是为了名扬!

呵!何等惨痛艰苦的战场!

令人至今还怀念

那汉将军——李广!

精品唐诗之高适《燕歌行》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高适《燕歌行》

高适《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诗的小序说: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诗突破乐府旧题的藩篱,把思妇伤别的内容放在次要位置,而用主要精力写战士奋不顾身的爱国精神,揭露军中种种弊端,概括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极丰富,却写得井然有序,宾主分明。荒凉凄苦的边塞环境,如火如荼的战争气氛,苦乐不均的军中情状,复杂微妙的战士心理,都用他那强烈的爱国精神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绘成深广雄浑的历史画卷。

诗的思想意义,不仅在于全面反映边塞生活,更在于它深刻的批判性。有“死节从来岂顾勋”的战士,为何“力尽关山未解围”呢?自然得出“将非其人”的结论。妙在诗人不直说,而以“至今犹忆李将军”终篇,雄浑苍茫,意义深远。一些人认为这是借思良将而讽刺张守珪(如陈沆《诗比兴笺》),这不仅不能自圆其说,而且也降低了它的典型意义。这是他长期关心边事,经过深沉的思考又结合边塞现实,所得出的认识。

全诗28句,依次地写出了出征、上阵、杀敌、苦斗、思亲、防守、肉搏等战争的全过程,概括了整个边塞战争,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诗为七言古体而又多用律句,“七言古中时带整句” (《唐诗别载》),是此诗的突出艺术特色。既激昂奔放一气贯注,又节奏整齐,形象鲜明,更加上换韵灵活,平仄相间,整齐中见错落,“使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磬鸣球之节”(邢昉《唐风定》)。在雄健奔放的基调中,显出悲壮苍凉的不同色调。诗人还广泛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有出师时的铺张扬厉和战败时的困苦凄凉对比,有士兵的效命死节与将军的恃宠贪功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尤为精警,在战士浴血苦战与将军纵情声色的对比中,揭示了唐军惨败的根本原因,不见一字褒贬而强烈爱憎却洋溢其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