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蘑
【概况】: 基源 为口蘑科口蘑属真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 原植物 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lmai 历史 本菌近代用于治小儿麻疹不透、烦躁不安。功效与口蘑Tricholoma gambosum(Franch.)Gill.相同。可食,也为口蘑中品质最上者之一。 形态 菌盖半球形,成熟时平展,直径5~1 2cm,白色,表面平滑,边缘幼时内卷;菌肉白色而厚;菌褶白色,稠密,中部宽;菌柄长3.5~6cm,直径1.5~3.5cm,白色,中实,基部稍膨大。 孢子长椭圆形,透明无色,6~8×3~4μm。(图见《中国药用真菌》.214页.图83)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草原上,能形成蘑菇圈。 分布于内蒙古、河北。 。【化学】: 含有多糖[1]、脂类、脂肪酸[2]、氨基酸[3]等多种成分,亚油酸是脂类中的主要成分。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6;17(6)∶41 [2]CA 1974;80∶93157w [3]食品科学1985;61∶10 【药性】: 性味 甘,平。 刘波《中国药用真菌》:“甘,平。” 功效 宣肠益气,散血热,透疹。 主治 小儿麻疹初期,疹发不畅,烦躁不安。 ❶ 刘波《中国药用真菌》:“宣肠益气,散血,解表。治小儿麻疹欲出不出,烦躁不安。”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宣肠气,散血热,透发麻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