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薇(图163)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薇(图163) 本品为萝摩科植物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和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原植物均系多年生草本,野生于山坡灌木丛中。以根茎坚实、不中空、丛生须根者为正品。商品白薇有同名异物现象,如有些地区将白前当白薇,而将白薇当白前,这两种药材性味功能不同,不应颠倒使用,需注意鉴别。另外,东北地区、河南、安徽、江西、陕西、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尚将萝摩科多种植物的根及根茎当白薇使用。广西、广东曾以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全草误当白薇;贵州、四川的局部地区则以百合科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作白薇入药,此二种与白薇不同,应注意区别。 【性状鉴别】 根茎粗短,有结节,多弯曲,簇生许多圆柱形细根,上粗下细多弯曲,状如马尾。根茎上侧有圆形的茎痕。细根长10~25cm,直径1~2mm,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质脆易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苦。以身干、根粗壮、无泥土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 (二)切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段.干燥。 (三)炮炙 1.蜜制 先将蜂蜜置锅内,加热至沸,倒入白薇片,用中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100kg白薇片,用蜜25kg。 2.炒制 取白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呈焦斑或焦黄色,放冷即可。 【性味归经功效】 寒,苦,咸。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应用】 1.温邪入营,阴虚发热,产后虚热 本品苦寒,善入营血,有清热凉血,退虚热之效。治疗邪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舌绛等证,常与玄参、生地黄等配伍;治疗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常与青蒿、知母、生地黄等配伍;治疗产后血虚发热、低烧不退等证,常与人参、当归、甘草等配伍,如白薇汤。 2.热淋血淋 本品咸能入血,苦寒能清热凉血,故可治疗膀胱湿热、血淋涩痛等证,常与木通、滑石、石苇等配伍。 3.咽喉肿痛,痈疮毒肿,毒蛇咬伤 内服外敷均可,亦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 本品还可治疗肺热咳嗽,咽干发热等证。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3~12g。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备注】 《本草纲目》:“治风温灼热多眠,及热淋,遗尿,金疮出血。” 本品含挥发油,强心苷等。有加强心肌的收缩功效。并有解热利尿功能。 青蒿和白薇都有除虚热功效,青蒿善清肝胆虚热,除无汗骨蒸;白薇疗肌热与胃虚热,兼清冲任血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