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和会子Jiaozi he huizi
流通于宋代的纸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日益增多,北宋政府每年要耗费大量的铜铸造金属货币,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宋真宗初年(约于1011年)四川地区几家豪富首先发行了纸币,名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券面印有屋木人物等图形,押字题号为暗记。面额不限,皆临时填写。性质类似存款收据,可兑现,也可流通。交子每三年为一界,界满造新代旧。仁宗天圣元年(1023),政府在益州(今四川成都)设“交子务”,改由政府发行,面额分为一贯、五贯和十贯,后因发行量越来越大,北宋政府遂在开封设交子务,专门负责纸币的发行。南宋时流行的纸币叫会子。最初由商人私自印行,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由户部办理发行。面额有一贯、二贯、三贯及二百、三百、五百6种,券面印有发行机关名称、界数、面额等。南宋中后期,会子发行日滥,贬值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