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白花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白花草 【名称出处】:《台湾青草药》 【概况】: 异名 虎咬癀、鼠尾癀、金钱薄荷(《台湾青草药》)。 基源 为唇形科绣球防风属植物疏毛白绒草的全草。 原植物 疏毛白绒草Leucas mollissima Wall.var.chinensis Benth.(Leucas mollissima auct non Wall.),又名疏毛银叶七(《云南种子植物名录》),皱面草、引生草(海南),节节香、野芝麻(四川)。 形态 直立草本,高可达1m。茎纤细,四棱形,被贴生绒毛状长柔毛.节间伸长。叶片卵圆形,长2.5~4cm,宽1~2.5cm,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心形,边缘有具微尖头的圆齿状锯齿,薄纸质,两面被柔毛状绒毛,背面较疏。轮伞花序腋生,分布于枝条中部至上部,球状,径1.5~2cm,多花密集,其下承以稀疏的苞片;花萼管状,长约6mm,外面被柔毛,内面在上部被微柔毛而下部无毛,萼齿5长5短,稍尖而长;花冠白、淡黄至粉红色,长约1.3cm,冠筒长约0.7mm,外面近喉部处具微柔毛,内面在中部具斜向毛环;雄蕊4,内藏,后对较短,花丝丝状,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与雄蕊略等长,顶端不等2裂。小坚果卵珠状三棱形,黑褐色。花期5~10月,花后见果。 (图见《台湾青草药》.第3册.65页) 生境与分布 生于干燥的向阳生境的平地及丘陵地上和云贵高原海拔2700m处。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药性】: 性味 《台湾青草药》:“苦、甘,凉。” 功效 解表,行血,消炎,解毒。 主治 ❶ 《中国植物志》:“有驱寒发表之功,外用可以洗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40g;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