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秦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秦举 又称“荐举”、“选举”。 汉代选官制度之一。起源于战国、秦代。由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员,通过考核,将有才德之士推荐给朝廷,授予官职。自高祖十一年(前196)下诏征集贤士起,至文帝后,渐成制度。 其后有选举“贤良文学”、“孝廉”等名目。后又规定,被举者要当面回答皇帝的策问。 董仲舒、公孙弘等即由对策中得到擢用。皇帝通过这种方式,扩大统治基础,充实统治机构。 这也是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方法之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