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痧胀玉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痧胀玉衡 内科学著作。 3卷。清·郭志邃(右陶)撰。刊于1675年。痧证作为病名,明末即有,但无专书论痧证。 作者鉴于“痧之深而重者,胀塞肠胃,壅阻经络”,而名痧胀,因为此证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撰成本书。全书3卷,上卷列痧症发蒙论,玉衡要语、玉衡脉法;中卷论述多种痧症症状,下卷列痧症备用要方。 公元1678年,郭氏从临床实践中意识到“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见本书续序),又作后卷1卷,补充了不少有关痧症的诊治内容。主要叙述痧胀看法、痧胀兼症及变症等。 本书痧症专题资料丰富,论述明晰,是一本较系统的痧症专科书。 但作者根据痧症的临床表现,分症过细,有些名目繁多。 在解释病因、证候等方面,或有附会、不切合实际之处。本书成书后,深为医家重视,后王凯以本书为蓝本,撰成《晰微补化全书》(又名《痧胀全书》)。 本书有20余种刊本。主要刊本有: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刻本。 清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扬州有义堂刻本。日本享保八年(1723)京都书肆刻本。清扫叶山房藏版。《中国医学大成》本。 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中国医学大成》重印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