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
亦作“[疏道]” ❶ 泛指疏通引导。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古方治暑无他法﹐但用辛甘发散疏导﹐心气与水流行﹐则无能害之矣。”{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他以毕生的精力﹐把{中国}民族革命种种运动﹐疏导整理﹐溶解联合﹐以入于普遍的民众革命的正轨。” ❷ 清理水道﹐使之畅通。《后汉书·和帝纪》:“隄防沟渠﹐所以顺助地理﹐通利壅塞……刺史﹑二千石其随宜疏导。”《新唐书·薛平传》:“始﹐{河}溢{瓠子}﹐东泛{滑}﹐距城纔二里所。{平}按求故道出{黎阳}西南……乃籍民田所当者易以它地﹐疏道二十里﹐以酾水悍。”{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二:“不察天地之气﹐不明水土之性﹐不考支干之形势﹐尚足语疏导﹑辨方略乎?”《朱子语类》卷二十:“正如疏导沟渠﹐初爲物所壅蔽﹐才疏导得通﹐则水自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