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
研究电影创作的基本原理及其艺术规律的学科。 电影学的分支。 电影理论不象电影批评那样以评论具体的电影作品或电影演员的表演为主,而主要是从客观上研究下列问题:(1)电影艺术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基本特征,如电影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艺术,它的情节结构与戏剧有何不同,它的语言与小说有何区别,电影形式有哪些规律性等。(2)具体的电影门类理论,如电影表演理论、电影导演理论、电影摄影理论、电影音乐理论、电影美术理论等。 (3)电影方法论,主要研究电影艺术的思维方法、把握世界和表现世界的方法。 (4)电影价值论,著重研究电影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及其他各种价值的联系和差别,从而把握电影艺术价值的核心所在。此外,还研究电影文化论、电影社会论等。电影的历史比文学短得多,它基本上属于20世纪的艺术。它的理论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两个阶段:一是五六十年代以前的传统的电影理论阶段;二是五六十年代以后的现代电影理论阶段。 在前一阶段,主要探讨电影的社会功能、电影与别的艺术门类的关系、电影与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的不同之处。 在后一阶段,电影理论的范围不再局限在电影自身特性的探讨上。随著电影事业的发展,现代电影理论更多的把电影放在整个人类文化背景中去考察,使电影理论成为人文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也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特点,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结构主义、信息论等多种方法研究电影艺术。 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的、成熟的电影理论著作。 。【阅读书目】: 《电影艺术概论》,顾仲彝著,上海群益书局1950年版;《电影文学的技巧》,翁世荣著,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电影剧作基础》,朱玛著,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电影艺术词典》,许南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