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用 《广韵》余颂切,去用,以。 ❶ 使用;任用。《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其郎吏学通一经﹐才任牧民﹐博士课试﹐擢其高等者﹐亟用。”{宋}{王安石}《材论》:“因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李文翔}《新排长》:“脑袋呀,脑袋,得多用一用。” 《商君书·农战》:“国有事,则学民恶法,商民善化,技艺之民不用,故其国易破也。”《汉书·陈胜传》:“{胜}﹑{广}素爱人,士卒多爲用。”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宋}{王禹偁}《四皓庙碑》:“{周公},圣人之用者;先生,圣人之晦者。”{宋}{苏洵}《管仲论》:“{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 ”{明}{徐渭}《赠张君序》:“经称鹏之用﹐其将飞也必待海之运﹐其飞也必以怒。” 《左传·僖公十九年》:“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杜预}注:“盖杀人而用祭。”{杨伯峻}注:“{昭}十一年《传》云:‘{楚子}灭{蔡},用{隐太子}于{冈山}。’《论语·雍也篇》云:‘犂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杀人以祭,杀牲以祭,皆谓之用。 ” 《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邢昺}疏:“省节财用不奢侈而爱养人民。”{宋}{曾巩}《议经费》:“{汉}{唐}之盛时,天下之用常裕矣。”{清}{魏源}《<圣武记>叙》:“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 ”《晋书·索靖传》:“{綝}廊庙之才,非简札之用,州郡吏不足汗吾儿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啗桃。”《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县君又问道:‘可曾用过饭?’”《红楼梦》第八三回:“大家用了早饭,{凤姐}先扶老太太出来……缓缓前行。”{郭沫若}《创造十年》六:“中饭是在园子里面用的。” 《红楼梦》第七十回:“那{黛玉}更怕{贾政}回来{宝玉}受气,每每推睡,不大兜揽他。{宝玉}也只得在自己屋裏,随便用些工课。” 《楚辞·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游国恩}纂义引{汪瑗}曰:“用,犹有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晋水》:“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 《汉书·张耳陈馀传赞》:“{耳},{余}始居约时,相然信死,岂顾问哉!及据国争权,卒相灭亡。何乡者慕用之诚,后相背之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后汉书·张衡传》:“彼天监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李贤}注:“言天之视人甚明,唯辅诚信而助仁德也。” 犹言以。 表示凭借或者原因。《书·顾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史记·佞幸列传》:“{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明史·何鉴马中锡等传赞》:“{马中锡}雅负时望,而军旅非其所长,适用取败。”{清}{黄宗羲}《亡儿阿寿圹志》:“儿之所以夭者,用早慧也。” 《公羊传·桓公八年》:“使我爲媒,可,则因用是往逆矣。”{何休}注:“可,则因用{鲁}往迎之。”{孔广森}通义:“用,由也。使{鲁}爲媒,可,则由{鲁}往逆,不必返报。 ” 表示时间。{唐}{韩愈}《平淮西碑》:“自{文城}因天大雪,疾驰百二十里,用夜半到{蔡},破其门,取{元济}以献。”{宋}{叶适}《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先人殁于{乾道}壬辰,葬用{淳熙}甲午。” 犹何。表示反问。 {汉}{王符}《潜夫论·贤难》:“{齐侯}之以夺国,{鲁公}之以放逐,皆败绩厌覆于不暇,而用及治乎?”{彭铎}校正:“‘用’读爲‘庸’。‘庸’犹‘何’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