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侯外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侯外庐 【生卒】:1903—1987 【介绍】: 中国现代思想学家、历史学家,山西平遥人,1923年至1926年就读于北京政法大学法律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在李大钊指导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7年在法国巴黎大学文学院学习,在此朝间,一面学习马克思主义,一面开始试译《资本论》。 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回国后,先后任哈尔滨政法大学、北平大学教授,讲授唯物史观、经济学。 1932年因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抗日,在北平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3年经营救假释出狱。1934年至1937年在太原翻译《资本论》,1936年与王思华合译的《资本论》第一卷,由北平世界名著出版社出版,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译本。1938年至1947年在四川重庆主编《中苏文化》杂志,转向中国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研究。 1949年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首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侯外庐是中国较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批判清理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学者之一。他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主张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应以中国古代社会史为基础,把社会史同思想史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自然体系。认为没有对古代社会的研究,不可能说明古代思想存在的理由,也不可能说明它对社会存在的意义和作用。 四十年代撰写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论证了中国的奴隶社会的存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中国古代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的发展。随后,与杜国庠、赵纪彬等合作撰写的《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本),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到中世纪思想的发展,对中国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给予了科学的总结,是中国迄今最完备的一部思想史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另外,1946年侯外庐与罗克汀合著的《新哲学教程》,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做出了贡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