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甘蕉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甘蕉根 【概况】: 异名 香蕉(《纲目拾遗》),大蕉皮(广东中药),阿波(拉祜族语)。 基源 为芭蕉科芭蕉属植物粉芭蕉的全株及其根部新鲜胶状分泌物。芭蕉属约30种及很多变种;中国约10种,药用的有5种。 原植物 粉芭蕉Musa sapientum Linn.[M.paradisiaca Linn.var.sapientum(Linn.)O.Ktze.],又名大蕉(《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历史 《纲目拾遗》谓:“蕉种甚多,子皆甘美,以香牙蕉为第一,……花出于心,每一心辄轴一茎作花,……每一花开,必三四月乃阖,一花阖成十余子,十花阖成百余子,大小各为房,随花而长,长至五六寸许,先后相次,两两相抱……其子三、四月始熟……”按其记载即为本种。 形态 植株丛生,主3~7m。叶片长圆形,长1.5~3m,宽40~60cm,叶面深绿,叶背淡绿,被明显的白粉,基部近心形或耳形近对称,顶端锐尖或尖,叶柄伸长,长30cm,叶翼约张开0.6cm。 德状花序下垂,果长圆形,果身直或微弯曲,果肉细腻,未成熟前味涩,或熟后味甜。(图见《拉祜族常用药》.208页) 生境与分布 生于村边、屋旁前后土壤肥沃的空地上;多见于人工栽培。 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学】: 含酚类。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78 【药性】: 性味 甘、涩,寒。 ❶ 《别录》:“大寒。” 归经 《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热喘,血淋,热疖痈肿。 ❶ 《别录》:“主痈肿结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捣汁涂或捣烂敷。 使用注意 《得配本草》:“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泉州本草》:“治麻疹肺热痰喘:鲜香蕉根6g,马齿苋30g,六月霜24g。合捣烂绞汁,炖微温,去沫内服。” 单方应用 ❶ 厦门《新医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治热疖肿毒:鲜香蕉根捣烂,外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